紅木仿古家具的材料只是個載體,除了材料本身的價值,紅木家具真正的價值體現在榫卯結構。只不過現在很多人被唯材質論者忽悠的迷失了方向,誤以為材料價格高低是決定家具好壞的唯一標準。材料價格是可以部分決定家具價格(決定家具價格的還有器型、結構、做工),卻決定不了家具的好壞、妍媸。
榫卯結構是中華先民留下來的寶貴文化遺產,這種結構的家具在使用幾百年后,即使各構件都出現了殘損,聯接處依然會很牢固。但前提是榫卯結構必須嚴絲合縫。
榫卯之間應使用過渡配合,如果配合間隙過大,不僅家具不牢固,還會導致有害氣體從此處進入,侵蝕聯接處的材料,造成進一步松動,家具就會散架。不過也不是配合的越緊越好,如果配合間隙出現負值,敲入榫頭時會把卯撐變形留下隱患,將來很容易開裂,同樣不可取。
要做到榫卯結構嚴絲合縫,需要嚴格控制每個構件的形位誤差,一旦超差就會造成錯位,榫卯就連接不上。
形位誤差是指構件形狀及位置的誤差,要求構件不僅要保證尺寸和位置的精度,還要保證構件自身形狀不出現扭、翹。對于目前相當一部分家具制造廠來說,這是一件很有難度的事情。所以他們采取了把榫改小,把卯擴大的辦法。這樣一來用鋸末和上膠水填充縫隙就成了各個工藝水平尚無法保證形位誤差的企業必不可少的工藝流程。這些家具剛做好時不會出現什么問題,可一旦晃動受力,很容易把填充物擠碎,使聯接處出現縫隙,家具就會搖搖欲墜。有些企業為了避免出現這樣的情況,索性把間隙做得更大些,在把家具組裝后楔上木楔。這樣的家具即使以后出現松動,把木楔子往里面砸一下,問題就可以解決。所以除了在一些紅木家具聯接處常見到膠水外,還可能見到一種類似三接頭的榫頭。
使用鐵釘的家具就不說了吧,這樣的家具不配稱為紅木家具,只能根據材料不同稱其為紫檀做的家具或是黃花梨做的家具。
紅木家具的榫卯結構
分享到:發布時間:2013-07-07 來源:禮龍木業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