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硬木家具所用木材都是珍貴木材。這些木材一般產于熱帶、亞熱帶國家,我國海南島、廣東、云南和貴州的南部也有少量產出。由于使用這些珍貴的木材制作的家具都是暗紅色,故一般以“紅木”或“硬木”代稱。業內則有黃花梨、紫檀木、花梨木、杞梓木、鐵力木、癭木、雞翅木、烏木等名稱。
我國古代并無“黃花梨”(或黃花黎)之名,只有“花梨”或“花櫚”。20世紀20年代初梁思成在考察古代建筑和明清家具時發現古代所用“花梨”,與近代制作硬木家具所用的一種叫“新花梨”(行業俗稱,即香紅木)并不是同一種木材,為了區別它們而加了一個“黃”字,此后,“黃花梨”之名就流傳開來。
在古代文獻中對“花梨”的描述也不完全相同,而且與所見到的黃花梨家具在顏色上也不盡相同。明初王佑增訂《格古要論》:“花梨出南番廣東,紫紅色,與降香相似,也有香。其花有鬼臉者可愛,花粗而色淡者低?!鼻蹇尽董傊莞?bull;物產木類》:“花梨木,紫紅色,與降香相似,有微香,產于黎山中?!?/p>
近代學者經過考察,確認黃花梨主要產地是我國海南島,后來,又有學者認為更科學的名稱應該是“降香黃檀”,是一種邊材是黃褐色,心材為紅褐色、學名應叫“海南檀”的紅褐色或紫褐色的樹種。但因其“心材紅褐至深紅褐或紫紅褐色,深淺不均勻,常雜有黑褐色條紋”而“邊材灰黃褐或淺黃褐色、心邊材區別明顯”,故又有另定名為“降香黃檀”的 - - 即“黃花梨”。
從傳世的黃花梨家具上來看,它是一種呈黃褐色的木材,木材紋理十分細膩,木紋或隱或現,呈黃褐色的色調,不喧不靜,具有天然之美;特別是在有木結的地方,有如銅錢大小的圓暈形花紋,極為美觀。黃花梨的工藝性能十分優越,縮脹率最小,不易變形,而且手感溫潤,冬天觸摸黃花梨家具沒有冰涼感。明清時考究的木器家具用料首選皆為黃花梨木。黃花梨家具被視作上乘佳品。我們今天能見到的明清黃花梨家具,基本上都是清朝乾隆年以前生產的家具,通常都將它們歸屬于明式家具。清乾隆年后,黃花梨木源枯竭,到后來甚至樹木尚未長大便被砍伐,所以民間多制作小件黃花梨器物,其中以黃花梨筆筒最負盛名。
另外,降香黃檀產自海南,由于數量稀少,國家早已禁止采伐,而目前市場上被商家稱為“黃花梨”的基本上是一種產自越南的香枝木,也稱為“越南黃花梨”。
鑒識要點:木材紋理清晰,色澤從赭黃至褐赤,具有“貍斑”木結,手感溫潤,不燥不膩。
關于海南黃花梨和越南黃花梨的鑒別要點我們會在后續文章里面發布,請大家關注禮龍木業有限公司官方網站:www.mselcu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