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一開始,關于房價上漲的消息就不脛而走,家具市場也迎來一股暖流,紅木家具同樣欣欣向榮。對于房價大家都希望經過調控能夠穩定,而紅木卻不是能人為控制的,因為原木本身已經日漸稀缺。

人們的生存環境可以分為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更多的是靠人力改變,而自然環境更多的是順應發展。生活在城鎮中,房子是第一位的,是社會安定的基礎,也是經濟穩定的基礎。在兩會上,政協委員厲以寧強調了房子的重要性:“有房子,人就會買東西,買家具,會消費,社會就會安定?!?
住房是安居樂業的保障,而家具則是生活品質的保障。股市金融是市場經濟的一種信號,房價也跟家具形成連鎖反應。人們普遍有個心理,就是“買漲不買跌”,無論是股市大跌還是房價低迷,人們多半都在躊躇觀望。而漲價的消息出來,人們購買的欲望則變得急切。經過了兩年增長放緩,如今房價又有走高的趨勢,購房的人們蠢蠢欲動,帶動家具市場也火熱了起來。

紅木家具屬于整個家具行業中的一部分,與家具市場有著相同卻又不同的聯系。紅木家具本身具有著使用和投資的屬性,也受金融市場和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因為材料的特殊性,紅木家具也與環保資源和國際形勢息息相關。所包含的歷史文化和工藝傳承,同樣也是價值的體現。因此它的影響因素是多面的,價值也是多重的。
紅木原生樹消耗殆盡 都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而紅木樹種的生長緩慢,成材需要幾百上千年,因此一定程度上可謂是不可再生資源。而眾所周知,中國的紅木原料絕大部分依靠進口,比如大家主要關注的印度小葉紫檀、緬甸花梨、花枝,還有老撾的大紅酸枝。近些年,原料的進口也多受限制。

經過長期砍伐,紅木原樹日漸匱乏。緬甸環境保護和林業部的數據表明,緬甸的森林中現存大約169萬立方米的緬甸花枝原生樹,以及大約141萬立方米的緬甸花梨原生樹。2013年,中國從緬甸進口的紅木原木總量達到23.7萬立方米,如果按此速度,那么緬甸森林中全部310萬立方米的花梨和花枝將在十幾年內就被消耗殆盡。
作為儲備資源,緬甸從2014年4月起,全國開始執行新的原木出口禁令,其中包括花梨、花枝,大口徑的木料都比以前要難找了。越南出產的大紅酸枝,則自清代就已經成為紅木家具的主要原材料,而經過了長時間的砍伐,據當地人說越南森林里已經找不到成熟的大紅酸枝原生樹了!未來這些紅木原料有可能步黃花梨的后塵,有高價卻無大料!

投資收藏的長遠之道 就像房價無論怎樣起起伏伏,北上廣深這類的大城市,上漲的整體趨勢是不變的,房價大幅下降幾無可能,因為千萬人的需求造就了這種供需的不平衡。因此國家更側重發展中小城市,加快城鎮化建設,讓供需關系更加平衡,人口和城市壓力得到紓解。相對應的紅木市場,也存在這樣的供需關系所導致的價值取向。
市場上價值決定價格,紅木家具的價值有文化價值、工藝價值和資源價值綜合幾方面。就木材和市場的供需關系來看,未來肯定會出現供不應求、高價難求的現象。而制作紅木家具的優秀手藝人也同樣是一種稀缺資源,這種工藝難度大、技術要求高的產業同樣也面臨人才的稀缺。

經過前兩年的市場調整,曾經魚龍混雜的紅木業也是優勝略汰,只有專心誠意做家具,又執著進取的紅木企業,才能走得更穩更遠。同樣消費者也認識到,只有稱得上精品的紅木家具,才更有收藏和投資價值。也只有共同的珍惜,才能讓這些稀缺的紅木、稀缺的工藝,在我們手中永遠的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