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木家具為什么讓人更長壽?從傳統的理論來看,或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首先,紅木生長在深山老林里,經過百年的日曬雨淋,聚天地靈氣,經常接觸紅木,對身心的益處是顯而易見的。

其次,在中醫上,很多材質的紅木是傳統中藥的組成部分。在我國,歷來有“擺烏木、睡紫檀、坐酸枝、用雞翅”的說法,很多紅木木材本身就是很名貴的中藥,具有很好的藥用價值。

最后,藝術美具有預防疾病、增強體質、延年益壽的作用。好的紅木家具上一般會雕刻有寓意吉祥、圖像精美的圖案,能使人精神愉悅,而愉快的情緒無疑能夠促進健康、讓人長壽。

當然,以上這些傳統的理論解釋,對一些喝慣了“洋墨水”的人來說似乎不夠“科學”,對這些人來說,下面這則關于木材與人體健康的研究或許更有說服力:
國外一家專門從事人體自然科學的研究機構對此進行了調查研究。在被調查的30例長期居住在木造住宅與30例長期居住在鋼筋混凝土造住宅的人群中,前者平均壽命要比后者高出9-11歲!

木結構房屋是世界上唯一能稱得上真正環保的建筑。我國95國家級重點教材《木材保護學》一書也明確闡述了居住木屋能多活9-11年的論點。這令建筑專家們大吃一驚,在接下來的調查中,研究人員找到如下原因:
1、木質房屋內存在的芬多精與負離子(空氣維他命)較鋼筋混凝土房屋高出幾十倍至幾百倍。芬多精與負離子是現代森林浴者倍加推寵的物質,能夠殺死空氣中的細菌,遏制人類疾病,增強免疫力。對人體恢復清醒、提高注意力、降低血壓、安定人體自律神經從而使人心情舒爽等有明顯功效,而且氡放射量極低,木屋內氡濃度僅為7-18Bg/m3,對人體無危害。
2、純木制環境與混凝土環境下的同一生物相比,二者在免疫、生殖等方面相差約42%。前者是現代人類的最佳生存空間。

3、木材可以吸收陽光中的紫外線,減少紫外線對人體的傷害,同時又能反射紅外線。木材是多孔性材料,表面會形成小的凹凸,在光線的照射下,會呈漫反射現象或吸收部分光線。所以會使令人眩暈的光線變得柔和。因此,木制房屋對人的視覺神經刺激最小。
4、木材是一種多孔性材料,導熱系數較小,是熱的不良導體。對居室的溫度起一定的調節作用。在寒冷的冬季可以給人們帶來溫暖的感覺,這是其它建筑材料所無法相比的。木材的調濕特性是木材所具備的獨特性能之一,木材自身的吸濕和解吸作用直接緩和室內濕度變化。通過混凝土造房屋與木屋的對比研究表明,木屋的年平均濕度比混凝土造房屋低8-10%,變化范圍保持在60-80%左右,這與最佳居住環境相對濕度60%左右的指標最為接近。

紅木與中醫一樣,都是中國獨有的國粹,外國人對其知之甚少,談不上研究。國內的科學機構也鮮有對其進行科學的“解剖”,所以,關于紅木中負離子含量、氡放射量。。。等等等等的科學解剖數據目前并未見到。 不過,話有說回來,關于紅木家具養生這個問題,即使有機構對其進行“科學”的解剖分析,可能也難探出其中之玄妙。因為科學本身就有局限性,解釋不了很多現象和問題。比如,在人體解剖中,經絡穴位根本看不見,被認為不科學,一些西化的中國學者也認為經絡是胡說八道,但是,針灸經絡穴位的效果難又能否認?